书法结字之难,难在寻找其规律,得到结字规律,如像拿到结构密码的钥匙。关于任何技术都隐藏着一定的窍门,作为一个学习者,相信技术的存在,但没有必要过度神化。
王羲之、米芾是著名的书法家,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,俩位大家生平及学术贡献,“度娘”那里记载了清楚,小编没有必要重复。
(相关资料图)
总结了十条行书结体的共性,小编水平有限,各位看官参考性阅读,能用则用,不用则弃,如果觉得关点牵强,仅当段子戏搏君一笑罢了……
第一:三不原则(不居中,不平行,不并列)书、画、摄影、舞蹈等等,平面构成通用三不原则,这是常识中的常识,不可不记,不可不察。
第二:自然顺势
笔法、字法、章法最高境界就是从之自然中来,自然的书写中表观。传统书法的书写习惯从上至下,自右向左,好似人向高处走,水向低处流,那种自然的顺势,这种基本的自然规则不可违背。
第三:开合取势,奇正相生
开与合,正与邪,是结字中最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,须发现矛盾并能化解矛盾,正中有险,险中有奇,奇、正、险相克相生。
第四:空间避让
担夫争道是书法典故。意谓略甚狭窄,而又势在必争,妙在主次揖让之间,能违而不犯。
第五:借楷借草
行书创作中,王羲之、米芾经常用楷书和行书来点缀,这种表现手法也是很常见的。单字有时考虑上下左右的自然性,借用楷书草书的部首。
第六:伸展与收缩
收缩是为了突出伸展,伸展更加体现了收缩的凝聚。
第七:“俯仰平”等于“向中背”
横的平视变化是俯仰平
把横的平视改成竖式
则变成了“向中背”
第八:穿插取势
穿插除了考虑左右的穿插,还要考虑上下的穿插。
第九:轻重的对比
线条的粗细,局部的轻重,可以有效增加对比的变化。
第十:
上下结构向左右腾挪
左右结构向上下摆动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大众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豫ICP备20014643号-14 联系邮箱: 905 14 41 07@qq.com